|
西藏林芝路沿石安装注意事项:高海拔环境下的工程要点时间:2025-11-04 西藏林芝地区独特的高原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,对路沿石安装工程提出了特殊要求。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,需充分考虑低温、冻融循环、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,以确保路沿石长期稳定性和工程安全性。
一、材料适配:抗冻耐候是核心林芝年均气温8.7℃,冬季最低气温可达-15℃,昼夜温差超20℃。路沿石需选用抗冻等级F300以上的石材或混凝土制品,确保经历3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不超过25%。天然花岗岩因吸水率低(<0.5%)、抗压强度高(>120MPa),成为林芝地区首选材料。若采用混凝土预制件,需添加8%-10%的硅灰粉提升抗冻性,并严格控制水灰比≤0.4。 施工前需对材料进行适应性检验:将样品置于-15℃环境中冻结24小时,再浸入20℃水中融化,循环30次后观察表面剥落情况,剥落量超过1.5mm/㎡的材料禁止使用。 二、基础处理:防冻胀是关键林芝地区冻土深度达0.8-1.2米,基础施工需突破冻土层。采用换填法处理基底:挖除冻土后回填级配碎石(粒径5-40mm),分层压实至相对密度≥0.95,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。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达C25以上,并掺入6%-8%的引气剂,形成直径0.1-1mm的封闭气孔,缓冲冻胀压力。 排水系统设计尤为重要。沿路沿石底部铺设Φ100mm的软式透水管,坡度不小于2%,将渗入基础的水引至排水井。某国道改造项目因未设置透水管,导致基础冻胀使路沿石倾斜率达8%,返工成本增加40%。 三、施工工艺:低温作业规范林芝地区施工期集中在4-10月,但夜间气温可能低于5℃。混凝土浇筑需采用热水拌合(水温40-60℃)和加热骨料(预热至30℃)措施,入模温度控制在10-15℃。拆模时间需延长至72小时以上,避免因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开裂。 路沿石安装采用"坐浆法":基层铺筑1:3水泥砂浆(厚度3-5cm),路沿石就位后用橡皮锤敲击至设计标高,相邻块高差≤3mm,直线段线形偏差≤5mm。接缝处理需使用聚硫密封胶,其低温弹性恢复率>80%,可适应-25℃至60℃的温度变化。 四、后期维护:长效保护机制建立季度巡查制度,重点检查接缝密封情况。每年雨季前用高压水枪冲洗接缝,重新灌注密封胶。发现路沿石倾斜超过1°时,需在冻土融化期(3-4月)进行校正,避免冻胀期强行调整导致结构损伤。 林芝某景区道路通过采用抗冻花岗岩、设置透水管基础、实施低温施工工艺,经5年运行后路沿石完好率达98%,为高寒地区路沿石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 |
